廿余年从业经历,虽然阅花无数,大概南国少见牡丹,也大约自身无半点“雍容富贵”感,我一直对牡丹仅限于读书时期的了解。读唐人“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等名句,心中未能有荡漾起足够想象。
丁酉寒冬腊月支边来到厦门对口帮扶地——甘肃省临夏州,开展与牡丹有关工作。穿梭于六十里牡丹长廊,或行走于北塬山上,或至太子山脚下牡丹基地,此时北国寒风刺骨、一片萧杀之气,满目落尽叶子与人高的牡丹枝干如铁划苍虬,焦墨傲雪,那一刻,我明白了国画的牡丹的枝条与石头为何常相似。
谷雨后,自南至北,牡丹花讯次第传来。我们牡丹课题组在翌年立夏后抓住花讯尾巴再次前往临夏。毗邻大夏河和城市干道的绿色长廊颇为壮观,花季的雨水让红、粉、白等各色牡丹花瓣零落在地,此地已经是谢花期了,可惜没有“花开动京城”的感觉。此时的西北犹乍寒乍暖,淙淙流水声伴随清爽的风传来阵阵清甜的香气,我等倒也自徜徉在游园步道上听蜂蝶不舍的嗡嗡声。少部分晚花品种如“桃红三转”“绿蝴蝶”尚在丰满翠绿色树冠穿插如碗大的花朵,每个花朵如汤勺大的花瓣基部都有紫红色的块斑,非常醒目,这就是紫斑牡丹的与生俱来的“胎记”。
五月的西北,绿满川塬,牡丹经过漫长朔月的孕怀蓄势,在百花竟放时节展示了“花王”本色。每每下乡回到旅舍,都会采上一二枝插在瓶里置于窗台上,闲暇时冲饮一壶经年老茶,陈木茶汤滑入喉中,对着如绸缎的牡丹花朵,再深深吸入满室流动的沁人肺腑之香,觉得宋人点茶、插花、焚香的雅事也不过如此。返回厦门前夜,采购了两大箱鲜花瓣置于窗台,彻夜浓烈牡丹香气一直萦绕在枕边,莫名有“天香夜染衣”之感。一宿天明,神清气爽,这大约是“天香”的魅力。
牡丹为我国特有名花,其色、姿、香、韵俱佳,花大色艳、富贵堂皇,有花王之称。西北牡丹群主要是紫斑牡丹品种类,大型灌木状,可达3米,有牡丹中的“伟丈夫”之誉。当地有获得甘肃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通过的八大良种,分别为“佛头青”“观音面”“绿蝴蝶” “金花状元”“大藕”“玉壶冰心”“紫朱砂”“太士黄”等,我们有幸在北塬山上一农家院子品味欣赏,可惜尚未得到很好推广、扩繁,全州成品苗数量有限。
牡丹“宜冷畏热,喜燥恶湿,栽高敞向阳而舒”,即喜温凉气候、性耐寒较不耐湿。从栽培分布来看,已跨三个气候带,有栽种于菏泽、洛阳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晴燥的暖温带,有栽种于兰州、西宁夏季温凉干燥、冬季严寒的中温带,有长江流域、四川盆地等中亚热带地区,说明牡丹在长期栽培中形成较广生态适应幅度。最为大幅度推广应用还是近年来作为油用用途,无论山东、湖北、四川,还是陕西、甘肃等地,牡丹种植面积逐年增长,牡丹籽油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属于国家战略推广的木本油料之一。油用牡丹有凤丹牡丹、紫斑牡丹等,我们西北行主要也是借助牡丹木本油料应用种植基础上,拓展其产品功能应用、对育种做些可行性深入研究。在临夏州的科技帮扶工作中,让我对原以为“妖无力“的牡丹有了重新认识,不经风霜哪有如此灿烂容颜,铁骨丹心不为过誉!
临夏城北的北塬,是临夏的粮仓,因海拔较高,紫斑牡丹种植基地花事未退,我等南国科技人正好可以领略牡丹的雍容富贵、国色天香。我们随振华牡丹公司吴新总经理下乡采样调查,吴总在北塬拥有近千亩紫斑牡丹种植基地,其尽地主之谊热情详实介绍了紫斑牡丹栽培要点、研发方向,使我等对紫斑牡丹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当地百姓特喜欢听到对他们栽植的牡丹的赞赏,他们捧出佳酿美馔,邀请我们共同欣赏。牡丹花事仅仅半个月而已,应倍加珍惜难得的“国色天香”,当地人们称为“浪牡丹”。此地的美酒饮用需要温热,怀端在手,我油然激动,想起远在故乡由中原迁往闽越的客家人,故乡人也是古道热肠,对美好事物的豪迈与珍惜,在中华文明发祥地与远在天涯海角的故乡何其相似!
我们穿梭于北塬绿野中,俯望临夏城,想到明人解缙《宁河城》“若到关头应驻马,下瓢一饮醉春风”,于是也学作一首七绝表达乐赏西北牡丹那种欣欣然的情怀:
咏河州牡丹
五月河州浪牡丹,天香舞袖逸秦山。
北塬更有千菽麦,驻马诗人应忘还。
(作者系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