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种牡丹的杂种特征(二)
18.2 延安牡丹(P.× papaveracea):紫斑牡丹(P.rockii)与矮牡丹(P.jishanensis)自然杂交形成的杂种
紫斑牡丹与矮牡丹自然杂交形成了一个杂种,洪德元和潘开玉(1999)基于研究判定这是一个杂种后,根据杂种的命名规则,在英国人H.Andrews于1807年发表的拉丁学名P. papaveracea Andrews的种加词前面加上“×”,使其成为P. × papaveracea Andrews,从名称上表明了它的杂种性质,并采用了1992年洪涛等生物类群发表的汉语名称——延安牡丹。
延安牡丹(P.× papaveracea)的特征是:花瓣基部有类似于紫斑牡丹那样的色斑,但色斑的颜色比紫斑牡丹的色斑颜色浅,是紫红色,而不是紫色;花盘、花丝和柱头的颜色同矮牡丹,在紫色、紫红色、红色、浅红色或粉色的范围内。
该杂种早在1807年就被英国人H.Andrews记述并发表了学名P.papaveracea Andrews。所依据的是从广州引入英国栽培的植株(1802年引种),但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杂种。Kerner于1816年将它降级为变种,即P. suffruticosa var. papaveracea (Andrews)Kerner。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外学者一直把它误认为是紫斑牡丹。1992年洪涛和李明瑞依据采自陕西延安万花山牡丹园背后侧柏林内的标本,发表了一个新种学名,即延安牡丹P.yananenses T. Hong et M.R.Li,这其实与H.Andrews在1807年发表的P.papaveracea Anerews是同一类群的生物。
洪德元和潘开玉(1999)指出:“陕西延安万花山牡丹园长期栽培牡丹的许多品种,也引种有紫斑牡丹P.rockii和矮牡丹P.jishanensis。后两个种在园中发生杂交,产生杂种(洪德元和潘开玉,1999)。杂种已经呈半野生状态,在牡丹园后面的侧柏林中有颇多植株,并可能引至别处。例如附近的玉家沟就有。”“它仅见于延安万花山牡丹园侧柏林中及附近的万花乡玉家沟的荒地中。在玉家沟村的一块荒地,它形成了面积达30平方米的一个植丛,花朵成千。”
本书第一作者于2017年4月考察了延安万花山的牡丹,从当地生境判断,延安牡丹确实是一个野生类群,也被人工移植过。据观察,延安牡丹与紫斑牡丹最明显的区分特征还是花丝、花盘和柱头的颜色。如果不是在花期,不易将延安牡丹与紫斑牡丹区分开(图1、图2、图3、图4)。
图1 延安牡丹(P.× papaveracea)
的花朵与复叶
图2 延安万花山野生牡丹生境(1)
图3 延安万花山野生牡丹生境(2)
图4 本书第一作者在延安万花山考察牡丹留影,穿白色衬衣者为一同考察的张杰先生
洛阳隋唐植物园栽植有不少从外地引来的紫斑牡丹,据本书作者调查,其中混有延安牡丹(P.× papaveracea)(图5)。
图5 洛阳隋唐植物园的延安牡丹
(P.× papaverac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