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成都市植物园正式签订天彭牡丹保育科研合作协议,开启牡丹培育、科研、文化推广等领域深度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实现共建、共研、共享,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天彭牡丹品种资源,并依托成都市植物园的牡丹专类园建设工作,共建天彭牡丹引种保育实验基地,并围绕天彭牡丹的引种驯化、品种适应性观测评价、繁育技术研究、花期调控、新品种培育等相关工作开展系列科学试验。
天彭牡丹保育发展中心
记者了解到,成都市植物园于2023年10月完成了牡丹专类园一期建设,今年下半年将依托天彭牡丹资源完成二期建设。除了一期收集的19个品种以外,还收集保存四川牡丹等原生种资源,为后续开展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同时,成都市植物园成立了天彭牡丹研发团队,将针对代表品种“彭州紫”开展研究。
“目前,天彭牡丹主要以传统方式进行繁育,以分株繁殖和嫁接繁殖为主,存在扩繁系数低、繁殖速度慢、新品种选育周期长等不可避免的缺点。因此,天彭牡丹的良种扩繁及新品种选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彭州紫”作为天彭牡丹的典型代表,花型为皇冠台阁型,单花花瓣数千枚以上,花朵色彩艳丽,香味浓烈,有绸缎般细腻光泽,植株最高可达3米,乃天彭牡丹佳品。但因其繁殖效率低、品种资源少,曾一枝难求。
天彭牡丹“彭州紫”
科技赋能,擦亮了“天彭牡丹”名片。除了与成都市植物园合作外,2018年,彭州正式启动天彭牡丹保育项目,在丹景山镇建立占地100余亩的天彭牡丹保育发展中心,就天彭牡丹的栽培繁育技术和品种培育开展科研探索。
如今的彭州,还拥有丹景山、天彭牡丹园、丹景翰林盛世牡丹、杨氏牡丹园等在内的多个牡丹培育、观赏基地,已形成集天彭牡丹品种收集、研发、繁育、种植、深加工、推广应用、休闲赏花、科普研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下一步,彭州将加强交流合作,对天彭牡丹开展科学试验和研究,强化科技赋能,进一步擦亮“天彭牡丹”名片。(彭州市宣传部供图)